深刻理解和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和实践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刚刚结束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强调,坚持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投资于人”理念的提出,既是宏观政策的优化升级,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深刻理解和全面把握“投资于人”的丰富意蕴和实践要求,对实现高质量发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投资于人”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根本立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人民福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作为经济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这一点,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能忘记,部署经济工作、制定经济政策、推动经济发展都要牢牢坚持这个根本立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要将这一根本立场贯穿于发展的全过程,就必须在经济工作的具体实践中找到落脚点和抓手。其中,优化投资方向、处理好“物”与“人”的关系,正是将发展思想转化为发展实效的关键一环。进入新发展阶段,党中央进一步加强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科学研判经济形势,及时优化发展路径,明确提出要把“投资于物”同“投资于人”紧密结合起来,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将资金资源投向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努力实现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良性循环,让更多改革发展成果直接作用在人身上,充分激发全体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高质量发展蓄势储能。这一系列部署深刻体现了我们党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的政治立场,彰显了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价值追求。
“投资于人”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
宏观政策是稳定经济的重要手段。过去很长一段时间,立足国情国力,我们的投资重点是基础设施、城乡环境等“物”的投资,为经济高速增长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有力保障。进入新时代,我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社会主要矛盾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民对美好生活有了更高的期待,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更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时,明确要强化宏观政策民生导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经济政策的着力点更多转向惠民生、促消费,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中打造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于民生。这一导向反映了政府致力于将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制定和执行财政货币政策的核心目标,旨在直接回应民众最为关切的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问题,体现了我们党对民生福祉的责任担当,有利于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今年以来,各地各部门聚力攻坚抓落实,各项宏观政策协同发力效果显现,前三个季度我国经济运行延续稳中向好的发展态势,展现出强大的韧性和活力。实践充分证明,“投资于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是增进民生福祉、有效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系统推进“投资于人”赋能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不仅是夯实民生保障、激发内需潜力、赋能经济增长的战略举措,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路径。要使这一理念切实转化为现实效能,必须在实践层面进行系统把握与统筹推进。
加大民生领域投入力度,筑牢民生底线。中国式现代化,民生为大。今年以来,宁夏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深化就业创业优先工程、居民增收致富工程、教育质量提升工程、医疗健康保障工程、养老育幼服务工程等8项民生工程,投入125亿元办好40件群众急难愁盼民生实事,全面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事业建设,切实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进一步落实好“投资于人”的理念要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强化基本民生财力保障,持续完善教育、卫生健康、社保、就业等重点民生领域支持政策,切实兜住兜牢民生底线,精准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推动民生建设更加公平、均衡、普惠、可及,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持续动力。
加大“两重”“两新”领域投入力度,打通经济循环堵点。“两重”“两新”是我国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方位扩大内需推出的重要举措。持续加大“两重”“两新”领域投入,可以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改善生产方式、优化经济结构,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物质基础,夯实人民幸福生活的物质条件;同时还可以在扩大投资中提升消费能力、增加优质供给、改善消费环境,释放多样化、差异化消费潜力,推动消费扩量提质升级,畅通经济循环,引领产业升级,推动民生改善和经济发展有效对接、良性循环、相得益彰,把更多发展成果转化为人民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投资人的全面发展,夯实发展根基。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是生产力中最具有决定性的力量和最活跃的因素。要围绕人的全面发展和能力提升优化资金资源配置,着眼生育、养育、教育、就业、养老等不同生命阶段的发展需要,构建覆盖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人才培养体系,全面提高人口整体素质,包括科学文化素质、健康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夯实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聚焦“素质优良、总量充裕、结构优化、分布合理”的要求,加快塑造现代化人力资源,充分激发全体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巨大潜能,持续创造有利于发展的人口总量势能、结构红利和素质资本叠加优势,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积蓄更为持久更加强劲的力量,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执笔人:张晓芳)
责任编辑:何青芳
